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
對於企業來說,員工穩健理財等於降低了個人財務壓力,讓職場舞弊發生的可能性降低。以Google為例,當初股票IPO、人人都將變成百萬富翁前,公司特別提供了理財課程,好讓員工不要因為暴富而亂投資。
對於企業來說,員工穩健理財等於降低了個人財務壓力,讓職場舞弊發生的可能性降低。以Google為例,當初股票IPO、人人都將變成百萬富翁前,公司特別提供了理財課程,好讓員工不要因為暴富而亂投資。
已經出現這麼多起假造案例,為什麼US News還沒學乖、發展出防弊偵測機制?比如說,天普在成為遠距MBA霸主前,每年僅有25%至33%的學生有GMAT成績,但某年卻突然變成100%。如此異常的變化,US News只要眼睛沒瞎都應該看見了。他們是真的睡著了,還是裝睡叫不醒?
因此,他們不會思考為什麼其他新創公司願意規規矩矩寫S1招股書,他們也不認為一樣是出租共享辦公室的同業能夠改變世界。重點不是做什麼事情,而是「誰」來做。只有他們兩位的所做所為才能改變世界,才是真正的救世主。
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。」訪談四位考生以後,突然想起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名句。這些通過的考生,備考策略與方向都是相似的,儘管實作上有些微差異;而那些沒通過的考生,則各有各的藉口與困難…
試想,若你是女賈,機器在實驗室時確實測試成功,但飛到瑞士跟製藥巨擘展示前,卻因為種種原因故障。身為創辦人兼CEO的你知道,這個簡報極其重要,甚至可能決定公司的生死。那麼,你會盡一切可能(包含作假)讓展示成功,還是自己摸著鼻子取消會議?女賈選擇了前者,而我相信她並不孤獨。
因此,惡血的伊莉莎白・霍姆斯、博達的葉素菲或是八里雙屍案的謝依涵等,都不是Kelly定義的粉領罪犯。判斷是否為粉領犯罪,「重點是職務內容,而非性別」(It’s position, not gender),Kelly特別在簽名頁寫了這句給我。
她提到的「吸收新知」心態,我覺得是關鍵。閱讀第一科時,當作是在了解內部稽核在幹嘛,第二科當作參考業界其他公司如何查核,第三科則是擴充自己不同領域(特別是IT)的知識。若以這種方式去唸書,減少「為考試而讀書」的抗拒感,比較容易把書唸完。
2022年3月底(趕在清明連假前?),最新版的RTTN出爐。相較於往年,版面設計確實越來越精美,重點摘要精準,是此類研究報告中的佼佼者。
先撇開「具名檢舉等於可以被公開」的謬論,匿名檢舉不代表允許黑函攻擊,成效也不一定輸給實名舉報,端看企業組織如何管理。
從他到處想辦法問人、以及堅持實行讀書計畫的行為中,不難發現他具有「主動解決問題」和「堅持不懈」的特質。擁有這兩種特質,要通過CIA考試一點都不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