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迫曝光的檢舉函

國民黨於今(2022)年三月初舉行中常委選舉,選舉期間送禮賄賂的傳聞不斷。黨主席朱立倫鼓勵黨員提供證據檢舉,且保證會辦到底,以回應社會大眾的期待。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聽到了,於是協助某位青年黨代表檢舉立委傅崐萁涉嫌賄選。

不料,負責處理此舉報的考紀會主委李貴敏,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將舉報者身分公諸於世,引起軒然大波。不少藍營政治人物都跳出來聲援徐,並批評黨中央做法問題很大,不過最後以李電話道歉告一段落。

讓人訝異的是,李在法律領域具有高度專業素養。她是法學博士,具加州律師執業資格,並在知名律所當到合夥人。如此專業的律師,處理舉報竟然如此粗糙,特別是當李解釋自己曝光徐的原因時所做的這段辯解:

考紀會就像法院一樣,有原告、被告。要讓被檢舉人知道是誰檢舉,才有機會回應,否則被檢舉人會覺得委屈。

為什麼不能曝光舉報者

賄賂、貪汙、掏空等常見舞弊行為,絕大多數都是密室交易,是具有高度隱匿性的犯罪行為,企業或是政府公權力要主動發現極為困難。因此,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由「內部人」提供線索舉報此類舞弊,絕對是最有效的方式。根據舞弊專業組織的調查,全球有超過四成的弊案都是經舉報管道所揭發。

儘管建立舉報管道成本低廉,不過要打造成內外部關係人願意使用、且管理完善的成功版本並不容易。在眾多成功要素中,最基本的是讓舉報者感到安心、不用擔心遭到報復。這樣的安心感來自於受理單位處理過程的「保密程度」,越是滴水不漏越能贏得舉報者的信心。

畢竟,多數良善的舉報者都是冒著被報復、失去工作甚至是生命的危險,提供企業或組織極為寶貴的內部資訊,才有可能突破那些密室犯罪。企業組織不感激就罷了,居然還把舉報者推向前線送死,試問以後哪個傻子還願意白白犧牲?

怎麼處理舉報比較好

 

考紀會收到舉報後,除了最基本的「保密」外,應該主動與舉報人爭取電話聯繫甚至面談,了解檢舉內容的細節。照片中的醬油與匾額,是在何時、透過何種方式、由誰贈送的?贈禮的名目是什麼?這樣的贈禮方式是否違反了國民黨內規或是法律?其他黨代表是否也有收到?

以上這些問題都是考紀會必須先做功課,與舉報人和相關人士釐清的。

等到上述議題都釐清、且判定舉報內容有一定真實性以後,才會與被舉報人訪談,逐步拿出手中的證據與資料質問,並依據調查結果決定是否進行後續的法律行動。

應該接受匿名檢舉嗎?

李的其中一個論點,是要求大家應該練習對自己講的事負責,具名舉報才是正途,可以避免黑函文化。

先撇開「具名檢舉等於可以被公開」的謬論,允許匿名檢舉不代表提倡黑函攻擊,成效也不一定輸給實名舉報,端看企業組織如何管理。

舞弊現形課》中提過,黑函鬥爭通常都拿不出什麼明確的證據,只要受理單位有完善的調查架構,知道如何排序舉報案的調查先後順序,匿名舉報從來都不是大問題。

在美國曝光舉報者身分的下場

這裡不再談先進國家舉報者保護制度有多完善,僅提一個簡單的例子。為了提高川普施壓烏克蘭總統調查拜登的可信度,紐約時報在2019年9月稍微透漏了「一點點」舉報人的身分,是位曾在白宮工作的CIA官員。此事立刻引發不小的爭議,網友們還發起了「退訂紐約時報」的活動。

透過上面的案例,應該不難想像此事若發生在美國,李的下場會是什麼。

結語

身處「缺乏吹哨保護法制」的台灣,最好的舉報原則就是「匿名」以及「保護自己」,避免被豬隊友拖累時,只得到一通於事無補的道歉電話

國民黨或其他企業組織若真有心建立舉報機制,則務必從此案中學得教訓。要求李道歉對於重拾黨員或民眾的信心完全沒有幫助,了解舉報機制的關鍵成功因素、盤點落差並盡速補救,才有機會證明確實是「玩真的」、絕對會「辦到底」。

分享給更多人
免費註冊按讚,支持優質創作
5 4 votes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