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-Dropout-Amanda-Seyfried-Hulu-Poster-Images-Key-Art-Trailer-TV-Previews-Tom-Lorenzo-Site-1
滴血認「清」

影音串流平台競爭激烈,近期不約而同都推出了與詐騙或職場舞弊相關的作品,像是Netflix的《創造安娜》與《Tinder大騙徒》、Apple TV+的《新創玩家》、HBO Max的遊戲華爾街》、以及Hulu改編自同名Podcast、講述Theranos創辦人霍姆斯(Elizabeth Holmes,以下簡稱女賈)血檢謊言的《新創大騙局》。

對於早已將原文與中譯書讀完、看了HBO紀錄片矽谷血檢真相報告》、還寫了後續判刑追蹤文章的我來說,一開始並不打算再看這個八集的迷你劇。畢竟,這個已經被寫爛、被談膩的案子,再多看幾次應該也不會有新的想法才是。

沒想到,我竟然還是乖乖看完了八集,還冒出不少心得。

為什麼還要再看這部影集?

以下幾點,是看完影集後獨有的新體悟:

1.女賈原來是個聰明認真又積極努力的好人,而好人也會變質。

她高中即破格錄取史丹佛暑期中文班,畢業時以「總統獎」得主的優秀成績錄取史丹佛,還以大一新生之姿加入錢寧教授由博士生組成的實驗室。大一暑假至新加坡實習,負責檢驗SARS病人檢體,回來後申請了一個能診斷又能治療疾病的手臂貼片的專利。我相信當時19歲的女賈,一定全心全意想讓這個世界因為她發明的科技而更美好。扯謊詐騙投資人、恐嚇員工、傷害病患等,絕非她的初衷。

2.體會創業者的困難與艱辛。

創業是一條極為艱困的路。女賈「一滴驗百病」的願景,需要極大量的資金、人才與時間才有機會研發成功,但缺乏資金則無法進行研究,沒有研究自然不會有成果,拿不出成果投資人不可能掏錢,這就是女賈所面臨的兩難困境。另外,創業者所承擔的壓力來自四面八方,一般人難以體會、也無法承受。董事會希望她拿出戰功、投資人要求盡速獲利、合作夥伴訂下緊迫時程、員工眼巴巴等著股權變現大賺一筆,創辦人的難處不足為外人道。

試想,若你是女賈,機器在實驗室時確實測試成功,但飛到瑞士跟製藥巨擘展示前,卻因為種種原因故障。身為創辦人兼CEO的你知道,這個簡報極其重要,甚至可能決定公司的生死。那麼,你會盡一切可能(包含作假)讓展示成功,還是自己摸著鼻子取消會議?女賈選擇了前者,而我相信她並不孤獨。

3.董事們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笨。

董事會或投資人並非笨蛋,其實也都曾要求確認驗血機器的真實性與準確度。不過,在女賈魅力、商業機密的藉口以及深怕錯失機會的擔憂之下,他們選擇忽視再也明顯不過的警訊,畢竟他們可是閱人無數、商場或政治經驗豐富的政商名流,眼光怎麼可能會出錯。更重要的是,大家渴望女賈畫的大餅成真,自己能因此幹掉競爭對手、大撈一筆或是名留青史,所以盡管烽煙四起,仍不願相信後院失火。

當然,也不能說此劇完美無缺。

至少對於長期追蹤此案的我來說,演員的面貌是其中一大缺點。由於女主亞曼達·塞佛瑞(Amanda Seyfried)的瓜子臉與女賈差太多,男主又比桑尼本人帥太多,害我不斷出戲。不過,可以看得出來女主下過一番功夫,努力模仿她的講話方式與聲音,彌補了外型上的劣勢。

乍看之下真的不太像…

其他創業家不也是先騙再說嗎?

知名軟體公司Oracle創辦人、身價上千億美金的艾利森(Larry Ellison),在第二集中與女賈會面,儘管沒有明說,但「Fake it till you make it」(弄假直到成真)的傳承意味不言可喻。不少知名企業家都曾利用這種打帶跑戰術,在創業初期站穩腳步。麥當勞的克洛克(Ray Kroc)初期募資時,明明虧損連連、接近破產邊緣卻仍宣稱公司利潤豐厚;iPhone 2007年首次發表時,軟體存在許多bug,且手機收訊明明不好,為了展示效果修改了軟體,好讓訊號永遠顯示滿格;IBM在1981年與微軟簽約,要求為它的個人電腦提供作業系統時,微軟連產品都還沒弄出來,蓋茲也興趣缺缺;艾利森更是其中的佼佼者,經常宣稱何時將提供某某強大軟體功能或硬體,但總是跳票,是著名的「太監軟體」(下面沒有了,學名霧體)製造者。

這樣的文化,讓人不經思考女賈與其他創業家到底差在哪?為什麼愛迪生血檢成效不彰,不能先用其他機器代替?她會不會只是運氣比這些前輩差,來不及成功就被舉報?如果再給她多一點時間,確實開發出「滴血認病」的機器,一切會不會不同?

我至今依舊認為,她不可能會成功原因有以下幾個:

1. 不切實際的期望

「一滴驗百病」的願景確實立意良善,不過以當時的科技來說,成功機率十分渺茫,加上女賈對於血檢設備「iPhone化」的莫名執著,讓已經難以企及的技術鴻溝變得更加不可行。前面提到的「太監軟體之王」艾利森,其Oracle資料庫軟體是根據一篇著名論文實作,其他廠商也都據此實作出競爭產品,並非純粹天馬行空的想像;iPhone軟體的bug並不嚴重,在正式推出前多已修補完成,不是連核心技術都不穩定的空殼子;微軟當時雖然弄不出作業系統,但市面上早有數個成品,微軟買下來後再轉售給IBM,IBM從頭到尾也都知情。

2. 技術底子不足、產業認識不深

縱使女賈聰明過人又認真,但對於血檢技術與產業並沒有足夠的技術與了解,既淺又窄的認知造成自我感覺良好,沒有發現自己的美好想像難以實現,不肯相信自己模仿賈伯斯只不過是東施效顰。蓋茲本身不僅是程式高手,還是第一手見證個人電腦發展的少數先鋒;克洛克在推廣麥當勞加盟前,因為販售綜合奶昔機跑遍全美,因此抓住速食業成長的契機。

3. 沒有強大團隊

創辦人不可能完美,打造堅強的團隊與之互補,還是有機會名揚立萬。可惜的是,女賈這點也做不到。賈伯斯身邊有技術鬼才沃茲尼克,跟艾利森一起創業的邁納(Bob Miner)也是程式高手,幾乎獨力完成Oracle v3的程式碼;而女賈的得力助手,居然是沒有醫療背景又脾氣暴躁的男友桑尼。Theranos在他的帶領下,做得出堪用的原型才真的是不可思議的奇蹟。

4. 產品性質不同

個人電腦作業系統開發不出來,只不過導致普及速度慢;iPhone通話品質爛或是Bug一堆,使用者還能走回頭路,改用有鍵盤的智慧型手機;麥當勞若不如募資時宣稱那麼賺錢,不過是讓幾個富豪的帳戶零頭消失,一般消費者吃下肚的東西沒有太大差別。

不過,血液檢驗不能開玩笑,結果的準確性大大影響了芸芸眾生的生命與未來。

自私的完美風暴

再看此劇,對於「自私」二字又有了更深的體會。

面對越來越離譜、不把病人當人看的瘋狂伎倆,為什麼還有員工願意昧著良心、配合作假?明明各種警訊擺在眼前,為什麼多數董事會成員仍瞎挺女賈?合作夥伴發現異狀,為什麼還願意簽約背書?有機會按下暫停鍵、承認技術尚未成熟,女賈為什麼還是執意繼續演下去,毀了矽谷女性CEO標竿、毀了粉絲的期待、毀了血檢創新產業?

套句電影《菜英文沒在怕》的台詞:

「人怎麼可以只知道自己的痛?」

分享給更多人
免費註冊按讚,支持優質創作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2 Comments
Oldest
Newest Most Voted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
mark
mark
2 years ago

我也在D+看完整部劇,Holmes其實想法很好,只是一直不願意承認技術不可行和使用別人的機器,最終被名利蒙眼而一錯再錯,但目前貌似也過得還不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