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被迫接下家業的紈褲子弟博多.楊森(簡稱多多),把父親留下的連鎖旅館搞得烏煙瘴氣,員工不僅流動率高,還希望他下台一鞠躬。多多在修道院認識了古倫博士(簡稱古博),結果一不小心員工滿意度上升80%、旅館營業額倍增、還奪得包含「德國最佳經營者」在內的各種管理大獎,而且這一切的功勞居然不是複雜聰慧的管理理論,反而是修道院的精神與靈性。
此書所描述的轉換與境界,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-不太相信的那種。把場景搬到台灣,這本書所描繪的大概是某個經常被勞動局罰款、還上電視嗆聲的慣老闆,因緣際會認識了某知名宮廟主委或住持,跟著出巡或閒聊幾次之後突然頓悟,轉身把員工當人、還拿下幸福企業肯定的案例…
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翻開並讀完之後,我有了很多複雜的想法:對現代管理它過於新潮(很難想像修道院與新潮二字搭上關係),對資本主義來說非常驚世駭俗;儘管現階段的我無法立即完全弄懂,需要時而習之,但它滿滿金句,再再打動靈魂深處。
是一本不願意送人、得反覆閱讀且實踐的好書。
領導者認識自己?
不管是古博或是多多,一開始都強調了領導者得先了解自己,才能領導自己,進而領導他人。在華人的世界裡,推崇霸氣與決斷的強勢領導者,因此很少人質疑領導者的心理狀態是否健全。是的,專業領域無須多談,不過領導他人也是另一門專業,就古博方法論與多多的實踐結果,領導人必須認識自己的過去與生命軌跡,才能正視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問題,避免發洩或投射到員工身上。有了這樣深層的自我認知與敏銳度,才能了解對方,也才能成就他人。
聽起來是不是很玄?領導者的自我修練居然搞得像在看心理醫生?
《商業倫理期刊》(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)在2021年刊出一篇十分耐人尋味的研究。研究顯示,公司招募重要經理人時,若當時為了種種原因得造假業績,擁有「黑暗人格特質」(毫無道德操守、自戀狂等)的專業經理人通常會雀屏中選;那些管理能力強、懂得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候選人反而因此被忽略。這種黑暗人格特質,只適合做髒事、搞點舞弊造假,配不上「領導者」之名。以《從A到A+》聞名的管理大師柯林斯,不斷倡導所謂的「第五級領導」,也就是「結合了謙沖為懷的個性和專業上堅持到底的意志力」。
閱讀至此,還會認為領導者的心理狀態不重要嗎?
深層反思
以下僅節錄幾個與常識相反的觀念,值得不斷反覆思考與實踐:
- 領導者或員工並非不能有情緒:某些職場強調和諧,必須壓抑個人的情緒,但古博認為是情緒帶來了激勵效果,壓抑情緒自然就減少了動力。當負面情緒情緒產生時,我們得學會將其轉化為行動力,這才是關鍵。
- 中西方管理差異不大:書中談到的接班問題、父子相爭、員工只求餬口等,基本上放諸四海皆準,各國都如出一轍。
- 錯誤的成功帶來舞弊:多多定義的成功,是讓員工每天樂於上班,在職場可以開放溝通,跟同事產生內在連結,也有明確的非傳統目標。若僅將成就連結到指標,業績、良率,所有人都會為了目標無所不用其極,為了達成財務績效、市場目標或單純不想被罵,進而操弄數字(如GE跟福斯)。壓力是來自於領導人與環境,舞弊只不過是它的副產品與代罪羔羊。
台灣也能適用?
閱讀過程當中,確實也會不斷產生質疑。台灣好多知名企業也是因為軍事化的鐵血管理,才得以用高效低成本在世界舞台佔有一席之地,難道書中反骨的理念,如不制定預算、不再描述職位或任務內容、讓員工自己決定薪資等項目,能夠讓台灣企業做得更好?
確實,過去風氣與社會氛圍,軍事化管理有其時空背景,也是未來成長的基石。只不過,現代人開始深入思考工作的意義,將人單純物化為功能職位的傳統管理思維,已經非時勢所趨。以人為本,成功不再與金錢嚴格掛勾,打造人性化職場,才能吸引到更多優秀的人才。
舞弊與自由
最後,沒想到在此書中發現了切勿舞弊的最佳原因-不是崇高的道德良知,而是自由。因為不受任何物質的奴役,不為了金錢做出違反自己內心聲音的決定,那樣的精神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