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步刊載於《關鍵評論網》 2021/4/11
Netflix近期上映的紀錄片《買進名校》(Operation Varsity Blues),鉅細靡遺描述了升學顧問瑞克(Rick Singer)如何勾結名校體育教練與行政人員,讓事業有成的商人、知名律師、設計師、藝人等上流家庭的孩子,得以透過他所謂的「側門」進入名校就讀。
為何要從「側門」入學?
因為正門跟後門都進不去。
拿得出優異學業成績、豐富課外活動、無數比賽獎項、數不清耀眼成就、證明自己能改變世界的頂尖學生,自然光明正大地走「正門」申請;條件沒這麼好、擠不進名校窄門的學生,若生於富豪之家、身價破億,拿得出巨款捐給名校,自然可以進入「後門」,名列招生「考慮清單」,錄取機率遠比一般海選來得高。比如說,川普女婿庫許納即使高中成績並無法達到哈佛的門檻,但父親捐了250萬美金給哈佛,因此最後還是錄取了;中國地產大亨潘石屹也捐了1,500萬美金,小兒子目前人在哈佛唸書。
「走正門沒實力、走後門沒財力」的家長學生們怎麼辦?
升學顧問瑞克真是天才,開發出「側門」解決方案,正好填補升學市場上未被滿足的強烈需求。
側門如何運作
美國名校非常注重體育表現,因此特別青睞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生。全國矚目的熱門運動不消說,只要能經常贏球,學校不僅面子足,富校友捐款也讓裡子滿滿、經費充足。
而冷門運動如水球、帆船等,並沒有這樣的關注度,自然也沒有隨之而來的捐款。為了讓學校減少墊付這些運動的支出與費用,教練們背負了沉重的募款壓力。
一邊是望子成龍的有錢家長,另一邊是苦籌資金的教練,瑞克的出現完美銜接了彼此的相見恨晚。
瑞克捐款給史丹佛、UCLA、南加大、耶魯等名校冷門運動的教練,要求替他保留幾個名額。掌握了必定錄取的名額,接下來只是學生的成績跟申請文件等小問題。
瑞克完全掌握「學校尊重教練判斷」的原則,完全沒參加過冷門運動的學生也沒關係,只要提供日常生活照片,自然有專家會用Photoshop幫你變成水球高手。
學術成績不夠好?有錢能使鬼推磨,找槍手代考或是賄賂監考官改答案,成績要多好有多好。
若不是Morrie Tobin因證券詐欺被調查供出耶魯的女子足球教練Rudolph Meredith、Rudolph又供出瑞克、瑞克為了自保又咬出一堆有錢有勢的家長,這個完美運作近十年的絕妙點子跟共犯結構,實在很難被攻破。
好學校=無限光明的未來?
與其批評美國入學制度的缺陷,不如談談是什麼因素讓這些團夥得以繁衍。
US News、THE或QS等學校排名系統,多是著重在學術成就、聲譽、校友捐款、畢業率等,而非「老師授課是否認真有料、學生是否真能學到知識」這個最基本的教育初衷。
美國有3,000多所大學,台灣也有超過100所,如果你真的有心追求智識,而非純粹鍍金或洗學歷,那麼不管去哪個學校一定都能挖得到寶藏。
即使不去傳統學校,Coursera、Udemy、Udacity、edX等線上課程也十分普及,你可以免費上哈佛的計算機概論、史丹佛的機器學習、台大的機率與統計,這些課程都十分扎實。
這讓人不禁思考,名校存在的意義是什麼?
如果大公司招聘時願意破除名校迷思,會不會讓學生不再為學歷所奴役,反而能夠找到更具創意與熱情的員工?如果教育體制鼓勵學生持續發掘天賦與熱情,尋找自我與意義,每個學校與科系是否都能佔有一方天地?如果家長願意放手,不再盤旋在兒女身邊、不再以「為了孩子好」作為掩飾自己虛榮的藉口,親子距離是不是可以再近一點?如果社會對於成功的定義,不再僅限於學歷、薪資、住宅坪數、汽車品牌、職位這種傳統價值,誤解、歧視與仇恨應該可以少一點?
如肯.羅賓森爵士(Sir Ken Robinson)在TED的著名演講,教育制度仍維持在傳統流水線式、大量生產的商品式速食教育,但現代社會需要的卻是多元才能,唯有像米其林餐廳一樣,為學生提供客製化教育,並且讓他們自由發展茁壯,未來才有希望。
最後,他分享了一個聽眾的故事。該聽眾從小夢想成為一個消防員,但是學校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,批評他根本是浪費時間,應該上大學成為一個專業人士,別白白浪費資質。後來他如願以償當上消防員,並在一場車禍中,救了老師和家人的性命。
我想,以此故事作為名校入學弊案的註解,特別有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