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看到這本由台灣本土角度出發、以非純學術角度來談論詐騙的著作時,完全沒有任何抵抗力、直接在網路書店下訂親簽版。迅速閱讀完之後,有非常喜歡的部分、很多極為認同的觀點,當然也有與期待不同的地方。不過,抱著我的偶像李華驎老師所提倡的理念-「能給台灣分享個人經驗實務的本地創作者更多的鼓勵」,還是很想跟讀者分享這本《詐騙社會學》。
期待落差
先談談閱讀此書前後的期待差異,主要是「論述方式」、「詐騙定義」、與「實務經驗」這三項。
- 此書非由傳統教科書出版社推出,內容編排格式也與一般大眾書籍無異,然而靈魂依舊殘留些許的學術研究氣息。書中提到非常多社會學的研究,完全展示孫教授的學富五車,可惜這些研究之間、研究與論點的關聯並沒有很明確為外行讀者(如我)娓娓道來,比較像是一個個參考文獻的獨立簡述,加上非常多英文專有名詞與縮寫,對於一般讀者並不友善。
- 與想像中的「詐騙」範圍稍微不同,此書探討得概念比較接近更大的「說謊」。雖然這也不失為更深入了解人性的方式,不過與當初想多了解商業罪犯心理機制的初衷就稍有不同了。
書中非常多給讀者反思的問題,應該非常符合孫教授的上課風格,不過最後並沒有給出參考答案,可能無法滿足某些讀者。另外,書中介紹了很多量表(如心理變態檢查表、人格測驗),但實務上該怎麼操作,或許受限篇幅而未提及。
大部分都喜歡也認同
儘管存在期待落差,不過以下幾個觀點確實讓我拍案:
- 沒有信任就沒有詐騙:詐騙的土壤、培養皿得是信任,沒有信任就不可能有詐騙,這也是Netflix紀錄片《Tinder大騙徒》所想要探討的重點之一。也就是說,詐騙的受害者除了損失財物,也會逐漸失去對人性的信任。
- 情境釋義的轉換:詐騙犯的所作所為基本上是在搭建舞台,邀請受害者加入這場戲,而演得成精的詐騙犯會小心得不露破綻,讓受害者產生錯誤的「情境釋義」,直到騙局被揭穿、舞台垮了(正確的情境釋義產生),詐騙才正式為受害者所認知。這也延伸出一個有趣的概念:某些受害者執迷不悟,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入戲太深、戲裡的世界太美好,導致即使內心深處已經驚覺不妙,仍捨不得面對現實呢?
- 老師教說謊:跟我一樣稍有年紀的讀者,一定經歷過「督導來學校趕快把參考書藏起來」的事件。原來,一直以來教我們要誠信正直的老師,遇到可以評鑑學校的權威與壓力,大部分也都屈服了。
- 詐騙不死:原來明朝就有一本描述各種詐騙手法的《騙經》,看來深植人性的東西,不管好壞,是永遠不會消失的。
真心希望台灣能有更多類似書籍,讓更多受害者了解人性脆弱之處,以及詐騙手法如何利用這些弱點;更奢侈的希望是能有一個麥爾坎(Malcolm Gladwell),能把嚴肅的學術研究說得有趣誘人,這絕對是台灣之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