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研數學的帥亞斯

本劇改編自影視作品已自成宇宙的馬伯庸《顯微鏡下的大明》一書。在其中一篇〈學霸必須死-徽州絲絹案始末〉中,名為帥家默(以下簡稱老帥)亞斯伯格數學天才意外發現,理應由金安府轄下八縣分攤的人丁絲絹稅,居然歷年來都由自己所居住的仁華縣繳交,每年金額高達3,530兩。於是,在死黨兼紈褲子弟豐寶玉的協助下,老帥為了「數字的純潔」不惜(或說根本不知…)得罪農民、士紳、黑道、官府,把金安府從上到下攪得一團亂,捅破馬蜂窩的同時也把自己送上斬首刑場…

不可多得

雖然老帥演的亞斯伯格比較接近喪屍或傻子,不過瑕不掩瑜,這14集的配角演技出色,事物細節考究,劇情安排順暢,同時還能讓我們一窺複雜的稅務架構,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劇。即使無法完全理解的觀者,相信從配角們的立場與情緒變化,到敘事線的轉折跌宕,亦能感受到各方利益的糾葛,以及熟悉的既視感。

十分期待其他篇章被影視化的那一天。

身歷其境

若從事與內部稽核或舞弊調查相關工作,對於此劇一定心有戚戚焉,畢竟有太多值得吶喊「沒錯就是如此」的時刻。至少,我就有以下幾個感觸:

1. 更崇高的理念往往是最佳的藉口

當仁華縣獨自負擔人丁絲絹稅時,既得利益者的說法是-若讓另外七縣農民也均攤,會讓賦稅徭役負擔已經極重的他們苦不堪言,甚至造反暴動。先不討論過去的錯誤,反而拿出「苦民所苦」、「穩定政局」先發制人,看起來既體恤百姓又識大體,真的是一時難以反駁呢!

2. 看似堅固的共犯結構也會有破口

既得利益者發現東窗事發時,短暫的一致對抗外侮。不過,隨著形勢變化,共犯結構有機會開始崩解,如總是不沾鍋的仁華知縣「方石像」突然不再配合,掌握重要訊息的訟師程仁清陣前倒戈。觀察出可能的破口,並讓情勢順應發展,是內部稽核與舞弊調查的高級功課之一。

3. 看清方向尋找盟友

時值張居正推行新政,屬於改革派的官員研判局勢,認為主打「隱田」(等於從朝廷中偷錢)遠比「人丁絲絹」(不同的百姓付錢)來得更能得到聖眷,非常經典的策略。搞懂老闆的想法與方向,並順勢而為與盟友結伴同行,才能事半功倍。

4. 勿輕忽執行的變數

再好的政策,也無法保證能被完美執行,畢竟太多利益考量以及變數牽涉其中。以本劇的重新丈量來看,明明是個清查隱田的好政策,執行上卻遭到惡吏的刻意扭曲,反而激起民怨。

5. 人沒有純粹的好壞

起初被歸類為共犯集團一員的萬成縣任主簿,並非為了一己之私,而是看清整個制度的缺陷與自己的無能為力,因此選擇對百姓最有利的方案,儘管得賠上自己的清譽;屬於改革派的奉興巡按御使劉景,所作所為難道真的絲毫未考慮未來的仕途?單用好或壞來對人二分,是既不現實又非常粗糙的。

6. 多方資料驗證

在未數位化的時代,明朝官府得保存非常多種圖冊(檔案),如魚鱗圖冊、稅糧帳冊、黃冊、賦役白冊等,各有其記載的資訊與存在用途。老帥發現直接證據被毀、此路不通時,懂得利用其他資料證明自己的論點,是調查舞弊或查核異常時得效法的。

骨感現實

本劇最讓人振奮之處,並非亦正亦邪的訟師改邪歸正(加抱得美人歸)、亦非奉興巡撫李世達出面主持公道,而是大快人心的結局。可惜在現實生活中,無論是有形的司法系統或無形的因果報應,都無法如此有效率地偏向平民百姓。

十分期待影視結局被「現實化」的那一天。

你會感興趣的相關文章
分享給更多人
免費註冊按讚,支持優質創作
5 1 vote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