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期聽到Bianca終於成功拿下CIA證照,比當初自己考上還要開心。原因是她曾在2021年5月寫信給我,除了想加入讀書會群組外,也跟我分享了幾次考試結果不理想的沮喪。加入群組以後,她經常主動提問,而且越問越精準,跟「積極備戰型」考生的行為模式一模一樣。對於她在帶點曲折的考試旅途上成功逆襲的心路歷程,我十分好奇,也認為這樣的經驗對於其他考生來說彌足珍貴,於是厚著臉皮請她在假日接受我的靈魂拷問。受到她的啟發,我打算訪談不同類型的新科CIA,了解他們的背景以及備考方式,希望能從中提煉出一些精華與洞見,讓考生能站在這些前輩的肩膀上,看到適合自己的備考之路。
Bianca的背景資料如下,類似背景的考生可以參考甚至模仿她的備考方式與訣竅:
- 專業背景:財會
- 準備至考取:約一年半
- 考試綱要:2019版
- 通過順序:I、III、II
- 最苦手的科目:第二科
- 考試目的:作為稽核工作成績單,以及增加未來轉職空間
- 稽核工作經驗:10年
- 準備方式:自修
以下是與Bianca訪談的重點摘要:
Q:使用教材與模擬題庫?
主要閱讀以下書籍與指引:
- 小紅書(國際專業實務架構)
- 三科綠本(Gleim CIA Review中譯本),翻譯約有一至二成不易閱讀。
- 《內部稽核理論與實務》
- 協會官網的補充指引
模擬題來自以下兩個題庫:
- 《國際內部稽核師新制模擬考題中譯本》,內部稽核協會出版。
- ExamTopics網路題庫,不過答案不一定正確,僅作為考題知識點複習與熟悉英文之用。
Q:考試準備方式與轉變?
之前幾次未通過的癥結點,在於「腦海中沒有完整架構」以及「未真正弄懂考試知識點」。於是,參考前輩們傳授的考試準備方法,她重新擬定備考策略如下:
- 以協會官方的考試綱要作為知識架構,盤點教材、補充指引等對應的知識點。
- 以上述架構熟讀教材,只要稍有疑惑或不確定的地方,立刻上網找資料或發問,絕不「不懂裝懂」。
- 複習時蓋上書本,心中默想考試綱要,並自言自語講述各綱要分支下,教材與補充指引提到的重點。
- 雖然題庫不會有跟實際考題完全相同者,但考試知識點相同,務必多做模擬題。
- 模擬考題必須做到一看懂題目,就知道對應哪個考試綱要與知識點的程度。
- 自己摘要重點放到雲端,考前用手機快速複習。
Q:各科準備訣竅?
- 第一科熟讀綠本與小紅書。
- 第二科務必得再多讀補充指引,否則正式考試時會有5至10題答不出來。另外,若本身有稽核實務經驗,不一定要完全拋棄,利用工作經驗去理解第二科教材內容,會有不小的幫助。
- 第三科一樣不能僅靠綠本,得加上補充指引,特別是GTAG(全球科技稽核指引)。由於非資訊背景,因此第三科教材與指引中的大量資訊科技專有名詞,她都一一上網查找各方資料,確定自己真的了解才罷休。
Q:Line群組提供的幫助?
- 在考試群組的記事本中有很多實用的內容,特別是通過考試者的「備考技巧」。(推薦Cindy紀錄許樹龍老師心得的手寫稿)
- 自己備考遇到不懂的知識點,或是模擬題答案有問題時,有一個交流平台能互相討論,幫助很大。
Q:實際考題狀況?
中譯考題約有二到三成無法馬上看懂,得看原文才有辦法了解,所以對於內部稽核領域常用的英文單字還是得悉心涉獵。前面提到的補充指引英文版,或是網路題庫,都是加強英文的方法。
Q:其他撇步?
- 以自己的信仰或習慣,考前進行能穩定心情、帶來信心、增加好運(如題目剛好都看得懂、考得都是熟悉的領域)的儀式,如祈禱或是到廟裡拜拜。
- 因為她早上剛起床頭腦沒那麼清醒,因此都選擇下午考試。
- 讀累的時候,多參考別人的備考心得,除了可以調整自己的方式,還能給自己一種「以後換我分享」的激勵。
- 必讀《拆解考試的技術》,對於考試技巧跟準備方式有大開眼界的提升維度感。
後記
跟Bianca聊天的過程當中,不難發現她展現了一定要考上的覺悟,特別是把每個知識點都徹底弄懂的執著。某些人批評證照只不過是張紙,考上只不過是會唸書,但我從Bianca身上有了新的體悟。能用正常手段通過CIA考試者,其毅力、決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,都必須在一定水準之上。如果能夠選擇,我會竭力爭取跟這樣的人當同事。
再次感謝她願意假日撥空接受如面試般的訪談,以及與考生分享訣竅的無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