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幸擔任內部稽核協會志工,對於每年都舉辦的「林柄滄論文獎」並不陌生,也了解此獎是以創會理事長林柄滄會計師命名。林會計師著作等身,其中一本竟名為《會計大戰》,讓人十分好奇這1986出版、至今早已絕版的書,內容談了什麼會計師事務所秘辛。翻著從圖書館借回來、早已泛黃的「古籍」,除了簡單考證了過去「九大」會計師事務所的史料,也再次印證了「歷史總是不斷重演」這句名言。
九大如何變成四大
其實在成為九大之前,這些巨頭也是透過不斷的併購,才有辦法成為一方之霸,如Coopers & Lybrand(CL)從1924到1969的四十多年間,合併了約六十間事務所,等於一年至少併購一間以上!
1970年代是九大的黃金年代,會計師只要坐在事務所,生意自動會上門,而且多是老本行-財報簽證,日子過得愜意無比。在這樣承平的時代,事務所之間像是俱樂部會員,僅作君子之爭。可惜好景不常,80年代財報簽證市場飽和、收入趨緩,君子之間顧不得面子,開啟了「會計大戰」,同時也讓九大開始合併。
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的命名邏輯,跟律師事務所類似,都愛用創辦人的全名,或在後續合併過程中保留不同創辦人的姓氏。當時九大中的龍頭是Arthur Anderson(AA),按理說應該可以在合併後的四大中找到「A」這個字母,但實際上卻沒有。原因也不複雜,AA是安隆的簽證會計師,此世紀弊案發生後隨即殞落,根本沒有合併的機會。
第二名的Peat Marwick Mitchell(PMM)則是與第九名以歐洲業務為主的KMG合併成為KPMG,第三、四名的CL與Price Waterhouse(PW)則合併為PwC,第五、六名的Arthur Young(AY)與Ernst Whinney(EW)也聯姻為EY,第七、八名的Touche Ross(TR)與Deloitte Haskins & Sells(DHS)最終成為Deloitte & Touche,四大態勢就此底定。
還好合併後的名稱字數沒有持續累加,維持在人類方便溝通的程度,不然真的很拗口呀…
考古與重演
儘管大部分篇幅多著墨九大的創立與沿革,對於生在四大時代的台灣本地讀者來說,較難產生共鳴,但閱讀過程中驚奇不斷,有不斷重複的歷史,也有鮮為人知、差點改變全球會計生態、足以創造多重宇宙的轉捩點:
- 80年代經濟不景氣,各公司為降低成本開始砍會計師服務公費,甚至刻意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逼迫就範,即使貴為九大會計師,也得減價以對。現在來到四大,狀況一點也沒有變…
- 簽證收入成長減緩後,會計師事務所努力發展多元服務,並且試圖透過良好的公眾形象招攬更多生意,遠如EW曾擔任奧運成績系統管理,近期則是協助奧斯卡計票的PwC。可惜的是,在2017年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,PwC的員工把錯誤的最佳影片得獎信封交給頒獎者,因而鬧出班錯獎的大烏龍,還有人因此調侃PwC是「Probably Wrong Card」的縮寫。
- DHS與AY過去作風穩健保守,聲譽卓著,不過卻因此失去了不少客戶。現在的會計師也是,如何在專業道德與業績收入間取得平衡,一直都不容易。
- DHS與PW曾於1984年談合併,可惜未獲英國事務所支持而告吹。也就是說,如果當初成功合併,就不會有PwC,而是PwD…
- 台灣勤業過去跟八大都有合作關係,是台灣第一家走入國際的會計師事務所。加入AA後,還跟CL、DHS跟EW的都有代表關係,真的佔據了先行者優勢。